隨著5月汽車銷量陸續出爐,我們發現新能源市場又有了不小的變化。
根據乘聯會數據,特斯拉中國在2024年5月的銷量實現顯著增長,超過5.5萬輛,環比勁增77%,同比增長30%;加上出口的話,特斯拉中國5月批發銷量達72573輛,較4月增長了16.7%。

不得不說,特斯拉還是很牛的,這樣的市場表現,放在整個大盤(5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降3%的環境下,是令人振奮的。
但風光表象之下,也潛藏著一抹危險。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是,長期霸榜的Model Y,其SUV銷冠地位被超越了。
SUV銷冠易主,意義被低估
特斯拉在華銷量的主力車型是Model Y,5月銷量39985輛,占品牌總體銷量超七成。自2021年發布后,Model Y幾乎成為月月霸榜的現象級產品,然而就在近期,它的地位被撼動了。
官方數據顯示,繼4月銷售43738輛、斬獲當月全品類SUV銷量冠軍后,5月份,宋PLUS(含DM、EV)實現銷量44907輛,再度拿下SUV銷冠,并連續35個月獲得插混SUV銷冠。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超越”。在宋PLUS的銷量構成里,DM占據絕對的主力,因此,宋PLUS與Model Y的對決,不僅僅是產品之間的交鋒,更是主流家用市場對純電和插混兩種技術路線的抉擇。

按照插混的增長勢頭,宋PLUS DM徹底超越Model Y或許指日可待,一旦插混成為大勢所趨,對于特斯拉等以純電為生的車企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盡管特斯拉5月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但股價卻迎來大跌,資本市場情緒低落。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為了提升銷量,采用了一系列促銷手段,比如4月底宣布全系降價1.4萬元,5月中推出了零首付、零息貸款等金融方案。
如此大力度的促銷政策,短期內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可即便如此,特斯拉依然丟失了SUV冠軍的頭銜。
插混在崛起,純電式微
純電式微不僅體現在SUV銷量榜上,更體現在整個大盤的銷量變化之中。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5月,國內純電車型零售193萬輛,同比增長17%,增長近乎停滯,而插混車型零售132萬輛,同比大漲70%,增長勢頭強勁。

不光是國內市場,放眼全球車市,純電動汽車減速的趨勢同樣初顯。
外媒報道稱,“歐洲電動車市場銷量增速正大幅放緩,由于政府補貼不斷下滑,保險和維修費用高企,加之充電設施不完善,令消費者熱情不足。”
瑞典汽車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伯格曼也表示,“歐洲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電動車的銷售份額持續下降。”

3月,歐盟純電動車銷量出現了11.3%的下降,僅為13.44萬輛,創16個月來最大跌幅;在德國、瑞典、意大利等電動車消費大國,電動車銷量下滑幅度更是達到30%。而混合動力車銷量則出現了12.6%的增長。

市場份額方面,歐洲純電動車也有所下滑,4月,歐洲純電動車銷售14.46萬輛,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14.6%,跌至13.4%;混動車銷量為31.88萬輛,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25.8%,增至29.5%。
不要把雞蛋放一個籃子
全球電動車市場降溫,無疑給汽車行業提了個醒,在新能源轉型浪潮中,車企要想成為全球市場的贏家,就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內燃機、混動、純電技術都不能落后。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也希望車企采用多種技術路線并行。畢竟對于新能源車,不少消費者還是持觀望態度,而且不同地區的消費者的汽車消費觀念差異較大,因此我們可以預見,未來汽車行業將是燃油、混動、純電長期共存。
這種“共存”趨勢注定車企All in純電動是難以成功的,所以車企更應慎重把握電動化轉型的節奏,只有多路并行,穩健前行,才是顧全大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