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如白駒過隙,又是一年畢業季。
6月9日,上海市市西中學校長董君武在2024屆畢業典禮上致辭,希望市西學子面對因人工智能發展與應用而更加不確定的未來,勇敢地一路前行,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美好、卓越的人生!

市西中學校長董君武
各位同學、家長、老師:
晚上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24屆高三畢業典禮,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285位(含國際班30名)歷經3年風風雨雨的考驗,終于正式畢業的同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向理解、支持學校工作,十八年如一日陪伴孩子一路走來的各位家長,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向市西中學全體教職員工和社會化管理單位員工,以及在同學們的成長路上付出辛勤努力和心血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教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并借此機會,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市西中學發展的各級領導、專家,各屆校友及社會熱心人士,表示最深切的謝意!
各位同學,今天完成了英語聽說考試,完成了所有高考科目的考試,標志著高中3年的學習生涯就此畫上句號。而對于2024屆畢業生而言,每個人對這3年高中生活都會有各自的評價,這可以借用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關鍵詞——認可度,來做些討論。
認可度既可能指向“人”,比如,對自己和他人的認可度,對老師和長者的認可度,對領導和專家的認可度,等等;也可能指向“物”,比如,對班級和學校的認可度,對小區和城市的認可度,對國家和政府的認可度,甚至對于國際社會和世界大同的認可度,等等。
其實,認可度既包含客觀性的科學標準,又蘊含主觀性的價值判斷。例如:對于2024屆高三畢業生來說,中學階段經歷了新冠疫情防控的3年多,大家對于疫情防控的認可度怎樣?這既是一個科學問題,又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一定會有不盡相同的認可度。即使,以科學態度評判這一事實,在不同防控的階段采取同樣,亦或不同的措施,卻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認可度。因為,世界都在不斷改變,唯一不變的是改變,當人們試圖以不變的思維,去面對持續運動變化著的這個宇宙與世界的時候,由此而產生的思想和行為,其可能得到的認可度結論,每個有理性的人很容易做出自己的評判。
各位同學:按照慣例,我都會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一段贈言,今年我沒有寫。不是我不想寫,也不是我無話想說,而是感到有些想說的話,卻不能明說。不過在市西工作十二年中,給每屆學生寫的公開信、畢業致辭和開學典禮講話等內容,匯集成《成長與責任》一書,今年5月剛剛出版,權且作為給2024屆的畢業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