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軒逸賣69800,寶馬X5可能賣50萬不到,甚至油改電的寶馬i3從35萬的指導價一下子給你殺到17萬,這些傳統車企怎么了?曾經高高在上的它們為什么會把價格定得一瀉千里呢?因為電動車的強勢崛起它們再不改變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今年剛一開年之時,很多人都會說2024年絕對是電動車價格殺瘋的一年,確實剛一開年,比亞迪就加入戰團,表示電比油低,多款車型狂降價,以至于讓很多前期購車的車主都苦不堪言。網上還流傳很多段子,說什么有人三年前買了個比亞迪秦準備開網約車,辛辛苦苦開了三年賺了7萬塊錢,發現新車降到7萬多了,他這三年白干了,跟著比亞迪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其他電動車企,都在不斷的降價。
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講,這是莫大的驚喜,車價便宜了,我們花更少的錢能買到更多的車,這誰不愿意,以至于三四月份之間,甚至有很多消費者都不敢買車了。大家持幣觀望,心想著說,這個車價是不是還能再降低一些呢?而且大家知道嗎,隨著電動車的不斷降價,我們電動車的滲透率在今年4月上旬第一次超過了50%,以后每賣出兩輛新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車,買燃油車反而變成了小眾的選擇。
甚至我國國產車的滲透率都已經超過60%了,留給進口車和合資車的市場空間是越來越少了,很多合資車企要不然把這個生產線賣掉,要不然準備做反向進口,什么意思?現代汽車就準備利用它在國內的生產線生產出來車運輸到韓國去銷售,以至于還遭到了韓國工會的抵制。沒辦法,中國的市場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電動車都殺紅眼了,那么傳統燃油車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能了,所以他們也在狂降價。
比如說有的地方的4S店就把日產軒逸這款車型報出69800的低價,難以想象,幾年之前軒逸賣得多好,哪輛不得十幾萬,而寶馬X5現在有的地方說不需要50萬就可以提了。大家知道嗎,去年還是前年寶馬X5剛剛國產之后,有的地方得加價10萬提車,更有甚者寶馬i3這款車,寶馬i3跟寶馬三系是同平臺,是油改電過來的,原本定價35萬。按德國企業人的構思,本來這個電動車比汽油車先進,所以我是不是應該價格定的高一點,保時捷不就是這么干的嗎?結果保時捷大把的經銷商4S店聯合起來“逼宮”保時捷總部,他們說你把保時捷價格定這么高,我們根本賣不出去。
去年以來,保時捷的市場銷售份額已經下降了四分之一了,而純電版的Macan更是只賣出十幾輛來,所以寶馬還是拎得清形勢的。人家一下子把寶馬i3來了個腰斬,市場指導價不是35萬多嗎,有的4s店報出了17萬的低價,17萬就可以買到藍天白云的寶馬新能源車,但即便這樣賣的也不太好,為什么呢?很多消費者說你這是偽新能源車,你只不過把這個供能方式從傳統的燃油改變成了電池,但是你沒有領略到新能源的精髓,所以哪怕你降到17萬也沒有多少人買。
以前我們早就說過,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的區別,它有點像智能機和功能機的區別,今天諾基亞再推一款新手機也給你搞大屏,但是沒有操作系統它能叫智能機嗎?不能的,同樣我們這個市場上有大量的油改電的偽新能源車,它只是更改了一個供能方式而已,它的車機系統它的內部設計完全還是老掉牙那一套,那你怎么吸引消費者?很多人甚至說寶馬X5降到50萬也不會有太多人買,同樣的價格去買華為M9去買理想L9它不香嗎?它比你大,乘坐比你舒適,它內部更加智能,它的車機系統更加絲滑,這些寶馬X5有哪一個能比?
更為關鍵的是,我們以往就說新能源車今天已經蛻變了,蛻變到它的品牌價值已經起來了,什么意思?倒退幾年之前,什么樣的人會去選擇新能源車呢?當然是兜里不太富裕的人,咱們選新能源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不費油省錢,保養方便便宜,所以我們經常說新能源車最開始是對日韓汽車產業造成降維打擊的,你省油我不用油,你皮實耐用小毛病少人家根本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器,就不存在毛病這個問題,因此幾萬十萬二十萬以內,新能源車率先打敗了傳統燃油車。
而今天傳統燃油車尤其是bba將遭遇一個更加尷尬的境界,那就是它們的品牌價值也不香了,你說花50萬去買一輛車的人他在乎這個油耗嗎?可能性不大吧,畢竟這個油耗在人的整個購車的預算中只占很小的一個比。以往為什么有人會買50萬的車100萬的車,有人說因為越好的車乘坐越舒適,操控越靈活,可是這些優點電動車通通都有,你再怎么比加速你能比得過電動車嗎?你再怎么比舒適,你能比得過咱們的大沙發大彩電大冰箱嗎?你都比不過。
說實話bba本來剩下的只是品牌價值了,畢竟過往幾十年間我們都認為這些是豪車,開豪車的人一定是有錢的人,開豪車的人社會地位一定高,很多人買豪車甚至買二手豪車的目的是什么呢,并不是他多么喜歡駕駛,而是因為他覺得買這個車有面,能提高他的社會階層。而今天當新能源車大行其道之后很多人突然發現,你花了幾十萬買了個bba,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反而人家可能會嘲笑你說怎么像個老掉牙的古董一樣,你不知道新能源車有多香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