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去一看,哦,原來是傳說中那個同時擁有寶馬和自卑的i3。
指導價35萬起,經銷商起步報到20萬,來店之后還能聊,18萬就能提走,妥妥的五折甩賣。
I3之前降到20多萬的時候,猛的一聽著實不錯,現在這都甩到20萬以內了,老車主擦淚的紙還夠用么?
當然,新浪科技這個報道說的是北京,北京的車價沒有普遍意義。
I5發布沒幾個月,優惠已經到了20個點,全款不到37萬,分期不到35W。
但我想說,相比i3,I5這價格還是挺冤種的。
為啥?跟燃油5系沒拉開差距。
豪華品牌的純電都知道賣不動,寶馬還有個特殊情況是絕對主力車型5系換代的失敗,燃油版價格大跳水。
燃油5系現在按揭落地不到36,530按揭不到40,算上兩年利息,降價速度創換代后的記錄。
就這,月銷才4000多臺。
這可是剛換代的新5系,二手車販子看了都心慌。
我覺得還是外觀改的太激進了,原來5系是我夢中情車,現在都說側面改的跟卡羅拉起亞似的。
雖說買56E的大哥多少有點出婚車的需求,你也得兼顧一下商務大氣不是。
玩笑歸玩笑,能買起幾十萬豪車的,已經是普通人天花板了。
看人家隔壁一起換代的E級,只要不亂改,哪怕優惠收回,還能月銷上萬臺。
前幾天網傳寶馬給全國所有經銷商門店發函,開出多項大幅度補貼減免政策,幫4S店共克時艱,看來不是空穴來風。
同樣壓力巨大的還有保時捷。
保時捷中國為完成銷售任務向經銷商壓庫,鬧得經銷商們集體逼宮不再進車,最后只能發聲明出來平息事態。
豪車并不是不好賣了,而是好日子過太久,給上點強度就受不了了。
2023年,寶馬、奔馳、奧迪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2%、1.8%、13.5%,賣的依然很好。
但銷量穩如狗的背后,是不斷突破下限的以價換量。
去年,奔馳的品牌加權折扣率是13.21%,寶馬是16.22%,奧迪達到了20.28%,二線豪華的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更不用說了。
降價換銷量如同飲鴆止渴,對品牌力的傷害是潛移默化的。
典型的是奧迪,巨大優惠的A4l,已經喪失了飯桌上先動筷的豪華屬性。
開40版本,上驗證碼車牌的A6,也總被網友們調侃愛幻想自己的官車身份。
曾經的寶馬保時捷,排隊加價,強制選配加裝潢,按揭上牌GPS全都砍一刀,進門銷售鼻子翹上天,張口閉口我們可是奔馳寶馬,我們從不降價。
以前豪車經銷商有多賺錢?
我們對比一下豪車經銷商和普通品牌經銷商。
中升控股豪華品牌門店占比超過了60%,廣匯汽車豪華品牌門店占比只有31.8%。
兩者營收都是千億級別,賺錢能力天差地別。
遠的不說,就2021年,中升的單店利潤是2022萬,廣匯汽車只有205萬元。
也就是說,中升控股平均單店盈利,是廣匯汽車的10倍!
躺著數錢都習以為常了,這才哪到哪,人家大眾豐田本田都被沖成啥樣了,韓系法系美系更是慘的一點聲都發不出來。
豪車們降價,至少還能換來銷量,等到降價也無濟于事的時候,那才是廠商和經銷商的真正夢魘。
和寶馬一塊上熱搜的,是茅臺散飛價格崩了。
上證報援引今日酒價數據,2024年茅臺飛天53度/500ml(“散飛”)批發參考價跌破2500元大關,報2485元,較上一日下跌15元。
這個價格,也創出了三年多以來的新低。
茅臺非常有意思的一個點,是散裝比原箱要便宜。
原箱的市場投放量遠遠小于散裝,無論是收藏、送禮、轉賣,原箱都比散裝價格更堅挺。
三年前,散飛批價飆到3100元以上,原箱能達到近3900元一瓶。
1瓶酒的魔力,竟能達到如此地步。
正因為這些年炒茅臺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很多酒商收酒就出到了2100塊,再加上運營成本和利息,散飛價格低于2500就是虧錢。
跌破2500,相當于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口被突破了。
當然,對一瓶建議零售價1499也很難搶到的白酒來說,破2500也不能說價格崩了,只能說是信仰在逐漸消退。
正好比:寶馬是凱迪拉克雷克薩斯二線豪華的鏡子,而茅臺又是次高端白酒的鏡子。
如果連飛天的跌勢都難以止住,可以想象,普五,青花郎,青花汾,夢之藍,終端價格會被揍成什么樣子。
車商叫苦,酒商也叫苦。
如果只從行業視角來看豪車和高端白酒的境況,我們可以找出很多理由:
1,華為小米極氪蔚小理,開始從20萬區間往30萬以上價位段進攻,豪車只能靠尚存的品牌力來防御,但頻繁降價又會傷害自己的豪華屬性。
像現在買車的,已經對3系,A4,C級“脫敏”了。
2,前些年酒企頻繁的提價,導致經銷商庫存積壓。與此同時,低價電商補貼,又把酒價打的比線下進價還要低。
大魚大肉的時候,錢賺的盆滿缽滿,車企和酒企,拿捏經銷商于股掌之間。
這還遠沒到吃糠咽菜的時候呢,曾經牢不可破的聯盟就開始內訌了。
可以共富貴,但不能共患難。
站在行業視角,理由都一個比一個多,同行們不講武德,純電增程跟下餃子似的,酒類季節性的下滑,低價電商橫掃線下。。。
但是,從宏觀消費視角看,不管寶馬保時捷,或是茅臺五糧液,都在最近兩年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有錢人變少,對奢侈品的沖擊。
這是后口罩時代,和口罩時代巨大差異。
2020-2022這幾年,是典型的K型分化,窮的越窮,富者愈富,造就了一場豪車名酒名表名牌包包的奢侈品狂歡。
30萬以上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30%,遠高于3%的乘用車增速。
從2020-2022年,白酒的平均噸價從7.88萬漲到了9.87萬,口罩戴的越嚴實,酒價漲的越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