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BBA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屬于市場上的香餑餑,不僅優惠少,部分車型還要“變相加價”,如今BBA的銷量卻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寶馬,第一季度在國內共售出187452輛新車(含MINI),同比下降3.8%,這還是以價換量的結果。
首先是傳統油車,寶馬X5這款曾經的豪華SUV標桿車型,國產后軸距加長,智能化加碼,最主要的是價格也有所下調,起售價來到了60萬級別。不過寶馬X5雖說月銷量穩定在6000多輛左右,但日子并不好過,是靠降低身價換來的,降價幅度超過10萬,曾經7、80萬才能買到的車,如今的50多萬就能買,這樣的價格自然是有吸引力的,幫助其穩住了身形。
不過,當下車市變化太快,自主新能源發展迅猛,同樣的50萬,寶馬X5早已不是最優選,比如問界M9,同樣50多萬的價格,搭載有途靈底盤、華為ADS 2.0、鴻蒙座艙、雙電機四驅,方方面面都不輸X5,智能化方面還有明顯優勢,那么為啥還要買X5?
相比之下剛換代的寶馬5系更慘,最新數據顯示,4月銷量僅4899輛,同時期的奧迪A6L和奔馳E級銷量分別為14750輛和10008輛。比起X5,寶馬5系除了市場因素,自身原因也不少,首先是外觀、內飾的變化,雖說更年輕、更科技,但也不如過去沉穩大氣,屬于各個年齡階層的消費者都不太滿意的類型。再就是48V輕混電機減配,國產版5系是BSG,進口版本則是成本更高但也更穩定的ISG電機。
除了在油車市場表現不佳,寶馬電動化也很不順,主力車型寶馬i3銷量看似尚可,巔峰時期月銷6000多輛,比起奔馳、奧迪旗下的純電動產品好太多,但降價幅度也是令人咋舌,公開消息顯示優惠力度已經來到了13萬多,優惠后20萬出頭,比很多同級別自主電車還便宜,再有寶馬標的光環,勉強在市場存活。
事實上,除了上述3款車型,寶馬其他主力車型也面臨很大挑戰,這背后,是市場競爭的加劇。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涌入這一領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同時,自主品牌的崛起也給BBA等傳統豪華品牌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這些國產車企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靈活的營銷策略,推出了眾多性價比高、配置豐富的車型,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也導致BBA逐漸失去了優勢。
其次,是消費者購車觀念的變化。過去,豪華車市場一直是BBA等品牌的天下,消費者對于豪華品牌的追求和認可使得這些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購車觀念的成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汽車的性價比和實用性,而不再僅僅追求品牌和豪華感,這也是包括問界、理想等新勢力崛起的重要原因。
再次,寶馬i3價格腰斬的現象則揭示了電動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政策支持的加強,電動車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但包括寶馬i3在內的傳統豪華品牌電車并沒有展現出突出的技術優勢,頂多是做到了和自主相當的水平,但因為品牌光環,又沒有價格優勢,自然就把路走窄了。
總的來看,BBA豪車賣不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市場競爭的加劇、消費者購車觀念的變化、電動車市場的發展趨勢等等因素,共同導致BBA等豪華品牌在市場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另外,為了保持品牌形象和溢價能力,包括寶馬在內的一線豪華也并不愿意輕易降價,自然也就難以形成價格優勢。對于BBA等車企來說,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并取得發展,還是需要著手產品力,推出具備足夠亮點的產品,并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