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社交平臺上,有網友曬出自己購買的蔚來新車車尾廠家標識由“江淮蔚來”變成了“蔚來”。這意味著蔚來汽車已經完成了生產線切換,今后將不再使用江淮汽車的生產資質,而是正式以蔚來的名義交付新車。
蔚來新車車尾廠家標識由“江淮蔚來”變成了“蔚來”
從此前的公開信息來看,去年12月,蔚來汽車出現在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這表明在造車9年后,蔚來終于獲得了獨立的汽車生產資質。與此同時,江淮汽車也發布公告稱,以31.58億元轉讓給蔚來兩座工廠。
據國內媒體報道,4月16日,江淮汽車有關負責人回應了此事。這位負責人表示:“江淮汽車和蔚來會繼續合作,但目前來看,合作將不會是在代工方面,而是在其他領域,比如在換電領域的合作。”蔚來方面則并沒有對此作出回應。
去年12月,蔚來汽車出現在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勢力車企將造車全流程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僅便于車型快速迭代和成本掌控,也將有效提升生產效率。
然而,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江淮汽車A股在16日低開低走,當日股價報收于每股14.84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49%。
與蔚來“分道揚鑣”后,江淮汽車的乘用車業務是否會有所起色?至少從目前來看,江淮汽車很有可能繼續抱住華為這個新“大腿”。
江淮汽車A股在16日低開低走(東方財富網截圖)
眾所周知,江淮是華為合作的智選車合作伙伴之一,而且雙方合作打造百萬級新能源MPV的規劃已經落地。雖然年產能僅有3.5萬輛,但是作為華為智選車的旗艦產品,肯定不會缺少流量和關注度。
除此之外,江淮與華為聯手打造的新平臺還將覆蓋B級到D+級車型,能夠滿足轎車、SUV、MPV等多種車型的開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