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整體車市發展依舊強勁,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10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226.1萬輛,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7.2%;今年累計銷量1783.5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轎車累計銷量822.2萬輛,同比增長0.1%,SUV累計銷量876.4萬輛,同比增長7.4%。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832.7萬輛,同比增長39.8%,成為了拉動整體增長的主力軍。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系燃油的MG7 2025款,或許成為了2024年初冬年輕人的第一杯『香飄飄』,其『香』在于三點:
- 智能化升級:新車著重對智能駕駛與智能車機系統進行全方位升級;
- 優化了全系配置階梯:6款車型中,4款為2.0T動力配置,降低了2.0T車型門檻;
- 限時一口價:11.29萬元起的價格,加上終身免費基礎保養、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終身免費質保等購車權益,進一步降低了年輕人購買『B級運動轎車』的門檻。
對于喜歡MG7以及MG品牌的朋友來說,MG7 2025款的煥新升級絕對是一條利好的消息,特別是喜愛掌控駕馭速度與激情的女性用戶,著實不用再持幣觀望。
不過,2024年的車圈主打的就是一個『卷』字,11~17萬元價位的競品,特別是新能源產品更是不少,這也不得不讓我們仔細來盤道盤道MG7 2025款的『香』,到底能不能『飄』出千里呢?
產品升級:油電同智
MG7 2025款最大的升級在于智能化。
首先,在智艙方面,MG7 2025款以8155芯片配合斑馬OS智能車機等為軟硬基礎,通過軟件的迭代,使得車機系統的整體響應速度得到提升。據悉開機及語音響應提速30%,從『可見即可說』進化為『說完即執行』。
其次,在車機端著重加強了視覺設計,并新增了不少個性化的功能:
- 『靈動島』功能:支持多應用切換時確保導航信息實時顯示,也可自定義桌面壁紙;
- 新增紅綠燈倒計時功能:把現實紅燈讀秒在車機上呈現。
此外,新車還將配備了33英寸一體雙聯屏、49英寸AR-HUD,進一步拉開與同價位傳統合資燃油車的差距。
而智駕方面則進行了更深入的升級。
特別是在P2P記憶泊車功能,通過『主動記憶』(10條)和『默默記憶』(100條)兩種方式,進行泊車路線的記憶,使得用戶只需在車機大屏或手機APP上簡單操作,便可在地面及地下等多種場景中自動完成遠距離泊車和召喚動作。
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再次表示,MG7 2025款致力于打造的就是當下該價位中『最聰明的燃油車』。
除了泊車場景,MG的NGP也再次迭代,優化了車道選擇與變道算法,并真正實現了全國高速路網的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MG7老用戶的OTA升級也將于11月27日同步開啟推送。
應該說MG7作為20萬內、首個燃油車搭載NGP高階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通過本次智能化的深度升級,使得MG產品更有了幾分底氣。
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祝勇表示,單從智能泊車功能來看,目前只有搭載華為智駕系統的車型才有得一拼。
產品定位:頭文字『G』
MG7 2025款的第二個亮點則是在于『B級轎跑』的定位被進一步加深。
這點直觀地體現在配置的調整上,如前文所言,本次共發布了6款車型,其中2.0T的車型較上一次的3款,增加到了4款,2.0T車型的起售價也降到了12.99萬元起。
上汽MG總經理陸家俊對此次調整進行了分析:『在此前的統計中我們發現,首批購買MG7的車主中,近30%選擇了2.0T版本,考慮到讓更多MG5、MG6的老車主在換購時,不會因為價格而「將就」動力,故此,我們再次降低了2.0T的門檻。』
說實話,MG7所搭載的這套2.0T+9AT『雙十佳』動力總成,最大功率192kW、峰值扭矩405N?m,使得MG7擁有零百加速最快6.5S(官方數據)表現,集成了此前詳解過的『藍芯動力』優勢,不黑不吹地說,的確是能讓競品眼紅的。
此外,整車還配備mCDC智能可調電控懸架,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加之X-Mode超級玩家模式,其支持150余種自定義駕駛模式,MG品牌的運動調教調性被一一保留。
外觀造型上同樣討好年輕人,前臉的寬體獵爪矩陣式運動格柵搭配極富沖擊力的數字獵瞳LED大燈,尾部的保時捷同款自適應三段式電動尾翼,邊四出真排氣設計,Fastback溜背造型輔以雙段式的腰線設計以及四門無框車門設計,怪不得被不少車主稱其為『帕拉梅爵』。
而開著MG7 2025款來到現場『送豆腐』的胖頭魚(俞經民),更是深有體會地說道:『開著這車在山道上馳騁,頗有一種「仗劍走天涯」的俠客感。』
我想,這種感覺應該就是是更高級的《頭文字D》吧……
不過,這些對于MG7而言都是外在的美,我覺得帶來的更多是情緒價值,作為上汽旗下的產品,我更關注車本身的素質,比如安全和舒適性。
據悉,MG7 2025款白車身高強鋼使用比例高達84%,車身抗扭剛性高達31000N?m/deg,比肩傳統50萬以上豪華燃油車水平。車內中控臺軟性材料包覆,座椅采用Nappa真皮搭配麂皮絨材質。全車44處吸音材料,使得整車風噪、路噪控制表現極為優秀;更重要的是,內飾采用環保選材和工藝,新車甲醛含量也僅為國標的1/12。
總體來看,MG7 2025款在保持了原有MG7車系年輕運動的基礎上,降低了高性能車型的入門門檻。同時在配置上,特別智能化方面,更是在同級燃油車中,做到了『量大管飽』的極限,綜合產品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智能差異:自研貫通
若是將MG7 2025款放在今年年初來看,就產品力而言絕對是頂尖的,而限時一口價同樣也十分吸引人。不過,目前不少新能源車型,比如同樣強調智能化的小鵬MONA 03,含『華』量不低的深藍S07,都對MG7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我們也是做了很多作業的。』
祝勇闡述了MG7在智能化方面不同之處:『我們采用的融合方案,通過圖與視覺相結合的方式,既有高精地圖也有視覺輔助,從而實現了對于高速路網的全覆蓋,不降級、不退出,實現了擬人化的駕駛體驗。MG7在智駕可用的場景中,人車之間不對抗、不博弈,在遇到「Corner Case」時,能隨時無縫接管。』
祝勇還從技術角度解釋了『油電同智』的兩大難點:
- 電子電氣架構集成度低,算力協同與跨域融合難度大;
- 內燃機響應速度與控制精度與電動機有差距,所以更需要強調預感知能力,動力和控制力要有良好的配合。
這些問題,是目前許多車企在短期內不愿意,甚至可以說是無法解決的。
而相較于一般獨立的智駕團隊,上汽的智駕團隊與底盤車控團隊合作更加緊密,甚至一度被整合為一個部門,所以智駕系統的車控執行效率與精度也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而在敏感的數據上,商業合作模式是無法與同一公司自研一樣,那么的「親密無間」。』祝勇坦言,『這也是為何上汽的油車可以快速地實現「油電同智」的原因之一。』
未來展望:反彈勢能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汽乘用車旗下榮威、飛凡、名爵三個品牌在10月的零售銷量共計超過8.1萬輛。其中,名爵品牌交付量突破51000臺,環比增長高達32.3%,而MG7目前的月銷量在2000臺左右。
『我希望MG7將來的銷量能在現有的數字上加個零,達到2萬臺每月。』在被問及銷量預期時俞經民打趣道,同時他也透露,明年MG品牌還將推出4款車型,其中兩款新車以及兩款大改款車型。
不過從目前上汽的情況來看,多少有一些坎坷,特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上汽被加征35.3%的最高關稅率(加上原來的10%,共計45.3%),遠高于比亞迪的17%和吉利的18.8%。
好在,上汽的「七大技術底座」(2.0)已基本成型。
在動力架構方面,基于上汽『星云』純電架構已在MG ES5上落地;基于全新『藍芯』燃油動力總成也在MG7 2025款上開始展現實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新『藍芯』混合動力總成也將搭載在MG的全新車型上,這對于MG在海外破局尤為關鍵。
而在智能化方面,上汽零束『銀河』全棧智能解決方案,或將首先用于純電車型,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上汽新車型在內部的域融合,實現智能底盤的進化。而上汽和Momenta開發的智駕系統,也已能MG品牌的產品見到明顯的痕跡。
在我看來,在過去的幾年中上汽正持續地進行著汽車『新四化』的轉型,不過相較于新勢力品牌的鋒芒畢露,上汽想要把地基打得更深一些,布局也更廣一些。故此,有讓人有了『大象轉身,航母調頭』的評論。
顯然,上汽包括MG品牌在內,已經積攢了反彈的勢能,接下來就要看這股勢能釋放的力度以及釋放的方式。隨著俞經民、邵景峰和陸家俊等高管的履新,勢必會帶來不一樣的產品、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新戰略和戰術,這也讓我這個曾經的上汽人多了幾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