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5年的車市即將接近尾聲,經過前三季度的鏖戰,我們基本能為全年的市場變化定下一個主基調。無盡的價格戰疊加連綿不絕的新車攻勢,讓全行業都就進入到了一個異常亢奮的階段。時至今日,盡管隨著競爭慣性被國慶假期切斷了片刻,但就車企而言,要想就此放松警惕,鐵定是做不到的。
上個月,很多人都在吐槽,因為各大品牌上新的速度太快,頻率太高,單就宣發都已經跟不上節奏了。可鑒于目前的行業現狀,徹底改變這個卷生卷死的狀態還是不太現實。
這兩天,工信部第400批新車名錄予以公示,從中就能看到,就這個上新的強度和廣度,依舊和往期相比,沒有絲毫減弱。
自主和合資品牌,傳統和新勢力,有一個算一個,為了盡可能地搶占細分市場的話語權,新車還是魚貫而出。當然,和過去百花齊放的狀態不同,無論現在新車如何扎堆亮相,背后所展現的早就成了幾家頭部車企爭相博弈的盛況。
今年,吉利、比亞迪之間的纏斗就從未停下來過,價格戰也好,車海戰也罷,其所顯露的就是,自主一哥間的決斗。
同樣,當新勢力經過洗牌后僅剩“蔚小理零”后,市場不過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整體走勢。尤其是零跑,作為后來居上的典型代表,所上的每一款新車都成了爆款,堪稱中國車企中真正的價格屠夫。
01“高性價比”就是王道
的確,在整體經濟大環境不能同日而語的前提下,今年每一款上市的新車主打的就是高性價比。哪怕上到50萬級別,降維打擊還是行業主旋律。但限于市場容量的客觀現實,在15萬級以下的市場,其展現的戰火還是太過劇烈。
前段時間,依托增程/插混車型的需求上升,大量主打此技術的平民新車接踵而至。那現在,這一批的工信部新車名單,自然也少不了此類車型的身影。
其中,吉利依舊是那個車海戰術發揮到極致的中國車企。在公示了吉利銀河星耀6/星艦7甲醇插混版之余,也將銀河旗下全新轎車星耀7帶到了臺前。當然,從申報信息可知,外觀上與第五代帝豪的造型基本一致,在體型上又如出一轍,或許可以認定,這款新車就是全新燃油帝豪的插混版。
盡管在產品序列的布局上,隨著星艦/星耀系列的推出,盡管作為旁觀者,都有點臉盲了,但就吉利自己來說,在渠道網絡各有區分和側重的條件下,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路還是好用的。
為此,就像在前一批的新車名錄中,便能看到星艦7純電動版本。與E5一樣定位純電動緊湊型SUV,整個外觀與星艦7插混版幾乎一樣,搭載一臺160千瓦的驅動電機的配置,注定就是為了平衡經銷商利益而生。
什么樣的車好賣,什么樣的車能最大限度地節約研發成本。事實上,通過這兩年的摸索,中國車企早就做到心中有數。傳統車企中,吉利就是那個典型,那么在新勢力中,不同于高舉高打的蔚來和理想,零跑們還是要務實的多。
此時,我們能從工信部獲取了零跑Lafa5無激光雷達版的申報信息,就意味著,別看這款新車的首發是在歐洲,擺出了一股高大上的樣子。但回到中國,既然新車定位緊湊型純電兩廂掀背車,那就注定和高價沒有緣分,與其重蹈各類精品小車的覆轍,Lafa5回到零跑該有的生態中,就是明智之舉了。
相方,作為新勢力中地處中位的小鵬,之前為了活下去搞出了MONA03這樣主打走量的產品,那今時今日,如果還想保住小鵬引以為傲的智能標簽,再推廉價車是沒有價值的,從全新一代P7上市開始,可以說,曾經的那個小鵬總算回來了。
雖然,P7+增程版、G6增程版的到來也算在了小鵬新車的規劃中,但到了這一期的工信部目錄,小鵬G9 Ultra版的出現,并預計會升級搭載上三顆圖靈芯片,其總算力高達2250TOPS,進一步提升智能化方面的表現,終究還是能看到,小鵬并不想只做一家賣車走量的平庸公司。
至此,中國品牌的推新邏輯還是落在了面對各級細分市場應做盡做的程度,那與此同時,對于合資公司來說,從陪跑到拿出自己的全盤實力更是成了當下力求發展的鐵律。
02油電共進,合資想的很清楚
不用多說,今年的合資公司有多努力,外界都看在眼里。而從廣汽豐田鉑智3x、東風日產N7到長安馬自達EZ-60、別克至境L7,個個都那么能打,足夠能看出,市場對于這一波合資品牌的復蘇,給予了充分的認可。
為此,乘勝追擊顯然成了合資當下最該做出的選擇。
本次工信部新車目錄中,就連大眾安徽都拿出了新的產品。名為與眾07的新車,依舊采用純電動力,整體車身尺寸比與眾06大了一圈,車長達到4853mm、軸距為2826mm。據悉,新車是首款基于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打造的產品,其計劃在2026年上市。
當前,與眾06的市場表現還是很不樂觀的。很多時候,甚至很難查到這款車在國內的銷量。作為西雅特Cupra Tavascan的馬甲,我們很清楚,與眾06所扮演的角色僅僅是大眾在中國電動化轉型的副手,主業還是對外出口,特別是Cupra品牌主營的西班牙等歐洲市場。
那么,與眾07的出現,其第一目的就是要改變這樣的現狀。
大眾安徽還在苦尋出路,實屬過去試錯造成的后遺癥。與之想比,當東風日產N6的信息再次出現在工信部第400批次申報新車中,可以說,從前東風日產N7的爆火并不是曇花一現。
在日產的規劃中,主打插混的N6勢必會與N7形成互補效應,從而將日產在華失去的自信補齊。往后,在N系列漸入佳境,東風日產終于可以不用圍著一輛軒逸大做文章了。
一個品牌靠一款車型去拯救,固然不行。但身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轉型的大浪下,油電共進更是必須的。日產、豐田都只是執行這一策略的一個縮影。縱觀2025年,要說哪個外資品牌真正將燃油和純電一把抓的,奧迪一定榜上有名。
在南北奧迪拿出A5L,上汽奧迪上市E5后,一汽奧迪完全沒有停下發布新車的節奏。前有A6L e-tron登上工信部,今天,全新一代國產A6L和Q5L也一同亮相了。
在中國,奧迪A6L和Q5L這款車型不僅是對于奧迪自己的意義非凡,在細分市場中,更是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就算通過申報圖可知,一汽奧迪再出對這兩款的設計做出了本土化的調整。單論新車的市場號召力,都是行業獨一份的。
更何況,就目前奧迪對于中國市場的理解,A6L和Q5L只能會變得更加符合中國用戶的口味。
到這里,在這一期的新車公告,除了以上熱么品牌的新車之外,在合資陣營中,諸如悅達起亞旗下的獅鉑拓界也迎來了新款車型。作為中期改款版本,外觀設計與海外版同步,動力上將提供1.5T和2.0T發動機可選。也就是說,身為韓系合資公司的悅達起亞,并未放棄中國市場,或僅僅將鹽城工廠當成了對外出口的基地而已。
總之,距離今年結束僅剩最后一個季度,不出意外,所有人的關注點一定會落在銷量之上。從現在開始,一切有關新車的消息都將是各個品牌為明年市場提前做出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