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年發展,如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逐漸形成了“自主>合資”的普遍觀點。
但隨著合資品牌的厚積薄發,和展現出背水一戰的決心,如今的合資陣營,其實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在相同價位情況下,性價比要勝過自主車型的產品,其中呼聲最高的便是起亞為紀念品牌80周年推出的全球車型起亞EV5,以及靠著“便宜大碗”聞名的別克E5。
那么這兩款足以代表合資純電SUV“最高戰力”的車型究竟值不值得購買,哪款更值得購買,今天我們就通過深度的剖析以及直接的對比得出答案。
設計取向迥異,風格各有千秋
如今的新能源車市,車輛設計千篇一律成為許多人吐槽的點,不過出自合資陣營的起亞EV5與別克E5在設計層面都保持了不錯的辨識度。
首先起亞EV5在外觀設計方面依舊遵循了起亞家族“對立統一”的設計理念,整體設計簡約,同時棱角分明。展開來看,起亞EV5在整體線條硬朗的同時,融入了以虎嘯式設計為基礎的前臉與車尾,通過造型獨特的LED燈組進行點綴,再配合上造型獨特的幾何鋒刃低風阻輪轂設計,讓整臺車于外觀而言更具科技感與未來感,也更有個性。
別克E5雖與起亞EV5同屬合資陣營,但整體的風格會更偏傳統,更加“內斂”一些,造型輪廓比較圓滑,各個面的過渡區域都設計出了一定的弧度。前臉區域別克E5雖然用上了封閉式的設計,但依舊在中部區域設計了類似傳統進氣格柵的造型,左右兩側類似風道的設計也讓這臺車看上去與傳統燃油車更加接近。
至于車內布局,起亞EV5整體的設計風格則與外觀的高度個性形成了反差。雖說這臺車用上了雙12.3英寸雙聯屏+5英寸空調觸控屏的多屏組合,但屏幕下方大量得到保留的實體按鍵等設計無不彰顯了這臺車實用主義的設計理念。
與之相同,別克E5座艙的大體使用了一塊30英寸大屏+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的組合,同時在中控下方也保留了一部分實體按鍵,同樣是簡約與實用兼顧的設計風格。
簡單來說,不同于國產新能源車的同質化設計,起亞EV5與別克E5均很好地保留了自家品牌的辨識度,但認真說起來,起亞EV5的外觀會更個性,也更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而別克E5的外觀設計則會更顯穩重,更適合中年及以上,偏穩重一類的消費者。
座艙體驗比拼,答案出乎意料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造型設計對于消費者最終決策造成的影響已經有所下降,而車輛實際的使用體驗逐漸成了大家關注的重點,那么起亞EV5與別克E5座艙內部的實際使用體驗有何區別,我們就以起亞EV5 530 Land以及別克E5先鋒Pro版為例來對比一下。
相信提到座艙體驗,大家率先會想到的都是空間。從空間出發,起亞EV5(長寬高4615x1875x1715mm,軸距2750mm)僅是緊湊型SUV,而別克E5(長寬高4892x1905x1681mm,軸距2954mm)是中大型SUV,相信大家這里會主觀認為起亞EV5的空間將遠小于別克E5,但事實并非如此。
基于設計師的巧思,起亞EV5這臺車在前排區域匹配了“浪漫座椅”,能夠實現主副駕的互通,如此一來前排乘客側向的乘坐空間就得到了拓展;而基于車輛的輪距等設計,起亞EV5的后排空間同樣可以用寬敞來形容,哪怕是對比部分尺寸更高的中型,甚至中大型SUV,也基本在同一水平。
而別克E5作為一臺車長近4.9m,軸距近2.95m的中大型SUV,在車輛的空間表現上自然是有著較為不錯的基礎,也能夠較好地應對絕大多數乘坐情況,唯一的短板就是這樣的硬件配置太過常規,可變性不高,因此放在中大型這個級別內比較平平無奇。
此外,起亞EV5的后備廂容積無論是在日常狀態下還是放倒二排座椅的情況下都比別克E5大。與此同時,起亞EV5與別克E5在座艙實用性上也有著不同的側重,其中起亞EV5設計了包括0°純平折疊座椅、B柱掛鉤、前排座椅頭枕掛鉤、后備箱可移動錨點以及雙層可變后備箱等設計,這些設計在實際的使用途中能夠進一步拓寬車輛的適用場景,提高實用屬性。
而別克E5則是在較為常規的方面增添了諸如方向盤加熱、迎賓燈以及語音免喚醒等配置,這些配置能夠較為直接地提升用戶的駕車、乘車體驗,但是對于車內人員整體的參與感,以及更多場景下的實用性,相對就沒有那么多的幫助。
總結之下,論空間表現,起亞EV5勉強能與別克E5齊平,而論實用屬性,起亞EV5在眾多設計巧思加持下的確有著比別克E5更好的表現。
三電儲備對決,盡顯領先實力
靜態層面的體驗固然重要,但于純電車型來說,三電系統的表現無疑才是真正的重點,這里我們依舊沿用上述兩款車型進行對比。
